跟如今的卫星图相比,在没发射卫星之前,地图上各大洲长啥样 比较新的卫星地图软件
跟如今的卫星图相比,在没发射卫星之前,地图上各大洲长啥样?
人类最早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是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
这代表人类又多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从近地表正式进入太空。
作为人类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载荷只是简陋的无线电发射器,真正能“看到”地球的遥感卫星是NASA在1972年7月23日发射的陆地卫星1号(Landsat1),其载荷包括返束光导摄像管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数据收集系统三个部分,每天可以向地面传回188帧图像。
从此以后,人类开始站在太空观察地球。
遥感工作者将太空拍摄的图片,经过地理校正后,就能变成世界地图。
我们也真正能准确地观察各大陆、各大洋的形状,一般人认为眼见为实,所以这样得到的地图自然是非常可靠的。
可是,在没有卫星之前的时代,人们的地图是什么样的?和现在卫星上展示的一致吗?他们又是如何测量的呢?
一、没发射卫星前,人类的地图长啥样?
下图是1950年的世界地图,距离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还有7年。
根据之前提供的卫星图,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没有太空的视角,但是地图已经相当准确,各大洲的形状跟卫星图几乎相差无几。
下图是1850年的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在南极和北极的区域,稍微有些粗糙,而这跟人类的足迹是密切关联的。
要知道人类第一次到达南极点,是在61年后的12月14日由挪威人罗尔德·阿蒙森(RoaldAmundsen)完成这一壮举的,所以在地图上的反映就是南极是空白区域。
下图是1750年的世界地图,应该是航海家用的,图中可以看到在远离欧洲的北美洲部分是空缺的,而靠近大西洋沿岸的地图都是棱角分明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的殖民者刚刚在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北美洲西部都是美洲原住民,所以这里的地图是空缺的。
从上面的地图中可以发现,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基本和自身的足迹一致,也就是走到哪,画到哪。
但没有“上帝视角”的辅助,人们是怎样看清楚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什么样呢?
二、没卫星之前,人们是怎样绘制世界地图的?
这不得不提到一项古老的技术——三角测量,并且我们今天还在用它。
在17世纪初,荷兰人斯涅尔(W·Snell)首次创立了三角测量法,在此之前,都是实地丈量,因此很多难以到达的地方都无法绘制出地图。
三角测量的优点在于可以测量大面积区域,这是之前的测量方法所做不到的。
现在简单介绍下三角测量的原理。
测量就是用已知点的位置来测算未知点的位置,下图中河对岸的树C的位置是未知的,而架设测量仪器的AB点的位置是已知的,如果按照过去实地丈量的方法,因为无法过河,所以根本做不到。
三角测量是怎么测的呢?目前已知AB长度,测站A只需要先瞄准测站B,然后转动一定角度瞄准树C,就能获得角A的角度,同样的方法可以获得角B的角度。
在ABC三点组成的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就能根据正弦定理,计算其余未知的角和边,这样就获得了整个三角形边和角的数据。
如果AB两点的坐标知道,那么就能很容易地计算出C点的坐标。
然后将其描绘到地图上。
上述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已知AB距离,以及未知点相对于已知点的角度,也被称为方位,再加上高度这个数据,就得到了测量三要素:距离、方位、高度。
有了测量三要素,我们可以把任何未知点都精确地描绘在地图上。
下图是如今常用的三角测量方法,基本原理跟我之前说的一样。
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逐步建立了陆地上的三角网,三角网上的点叫作三角点,位置(坐标)都是已知的,我们也可以利用已知的三角点来再次测量未知点,进而把三角网变得越来越密。
这样地图上事物的边界也越来越清晰,类似提高了分辨率一样。
为了正确获得世界地图,得到陆地上的数据后,就需要把它跟经纬度联系在一起,通过天文观测,我们可以得知三角点所处的经纬度,通过变换,就能得知大陆上各点所处的经纬度了,通过联系全球的测量数据,绘图师就能把世界地图绘制出来了。
这就是没发射卫星之前,人类绘制世界地图的方法。
实际过程要比我讲的更加复杂,比如三角点都是平面的数据,而地球却不是平的,这之间还需要进行转换;而且在测量过程中,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人和仪器,一旦有微小的错误,路线长了就会被放大,让地图变得不准,这就是测量中的误差问题。
不过,专业的测量人员早就考虑到了,他们也有办法去处理,这就是测量学的由来。
三、现在人类怎样绘制世界地图?
其实三角测量就能很准确地勾勒出各大陆的轮廓了,现在人类有了遥感卫星之后,通过卫星拍摄地球,再将拍摄的相片转换为具有地理信息的地图,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准确,并且卫星图比之前的图片更加形象,人类可以看清地表的山脉、河流。
除了遥感卫星,我们熟悉的还有北斗、GPS等专门用来定位的卫星,通过这些卫星,地面测量人员可以通过卫星测出某点数据,如果对准确度要求不高,完全不用其他已知点就能获得未知点的位置信息,简直太方便了!
总体而言,虽然卫星比之前的三角测量方便了很多,但是如今三角测量仍是精度较高的一种测量方法,比如在我国高铁建设中,就大量应用了三角测量技术,不过相比于繁琐的人工操作,如今都是由测量机器人来完成了。
下图就是高铁建设中使用的测量机器人。
由此看来,古人的智慧仍为今人所用,只不过是加上了计算机、卫星的外衣,其最本质的东西,仍未改变。
在没有卫星的时代,古人即使没有离开地球,仍然能看清地球全貌,这不由得让人敬佩科学技术的力量。
本文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图说地理」《世界地理》3D卫星地图
特别声明:本文所发地图,仅供地理学习研究使用,素材整合自网络。
阿拉伯半岛之夜
澳大利亚东南部
澳大利亚北部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哪两个大洋?
巴西阿根廷的夜晚
白令海峡
北美五大湖—它们的成因知道吗?
北美洲
北美西部—看到海岸山脉了吗?
北美西部夜晚
北欧之夜
北欧之昼
地球俯瞰
地球俯瞰
地球俯瞰
波斯湾之昼
波斯湾之夜
地中海之夜
地中海之昼
俄罗斯西部之夜
法国附近—有没有想起葡萄酒和薰衣草呢?
古巴之夜
里海—犹如一颗夜明珠
里海沿岸—最大的内陆湖
马达加斯加岛—你看到东边的雨林了吗
美国东部之夜
墨西哥之夜—看到墨西哥湾了?
南非之夜—明显的高原啊
南美洲——这是什么山来?
南美洲南部—找到火地岛了?
欧洲西部之夜
日本之夜
日本之昼—找到富士山和日本海了?
苏伊士运河—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乌克兰—平原还是不少啊
新西兰之夜—看到北岛和南岛,你想起了哪位中国诗人?
新西兰之昼
伊比利亚半岛之夜—是否想起了西班牙斗牛士和梅西呢?
伊比利亚半岛之昼
印度半岛之夜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
中国东南部之夜
中南半岛之夜